指縫間的多寶盒|裁縫改衣|2017 鹿港橫街工作坊成果展
這間修改衣服兼賣縫紉雜貨的店,已經經營三十幾年頭,以前只是一般住家,現在的門口位置,原本是亭仔腳,前方也沒有路,只是一個很寬闊的廣場。後來民族路開路後,住家也往前建,亭仔就不見了。
這間修改衣服兼賣縫紉雜貨的店,已經經營三十幾年頭,以前只是一般住家,現在的門口位置,原本是亭仔腳,前方也沒有路,只是一個很寬闊的廣場。後來民族路開路後,住家也往前建,亭仔就不見了。
阿婆選用肉質厚實鮮美的鴨肉,在大鍋中燒滾,再熟練的撈起放涼,最後切塊,並且將鴨肉湯另外舀入熬煮許久的當歸湯,這不僅是當地居民從小到大喜愛的美食,也是旅外遊子時常想念的家鄉味道。
小銅板餐點特色是Q Q 卷餅與Q Q 飯食,清爽的口味讓顧客一吃成主顧,以鹿港福興的年輕客群居多。因為喜歡和顧客、居民互動,融入這邊生活是他們開店的期望之一,所以等待餐點之餘的閒話家常、彼此間的對話,是互相交流的機會,他們透過這種方式了解這邊的生活。
看著黃師傅用手縫方式,以四股紗線縫上紐扣,邊說著,這樣會比成衣堅固許多!從西服店裡感受得到傳統手作所灌注在衣服上的溫度。
店裡賣的大多都是來自杉林溪的綠茶,一賣就是二十年,有趣的是,有些老一輩的仍然習慣找一味香的老闆來詢問電器相關的事情,也是屬於在地特有的部分記憶。
群策群力,再現金銀|再現金銀廳特展。2015 《再現金銀廳》特展。時間:2015/09/13 - 10/04 展覽主場區:鹿港萊兒費可唱片 Liar Fake Music Records & Tapes (彰化縣鹿港鎮杉行街29號)
捧著花生的雙手如廟內的木匾,斑駁的紋路凋零的木漆,是那樣的厚實與溫暖,參與且見證了鹿港橫街的歷史,前人所在的庄頭,唯留真實與現實,好似傳統的質樸,簡單而真實。
40年不變的樸實好滋味!『 麗卿』這個名字是年輕老闆媽媽的名字。民國67年由麗卿創業研發,現已成為鹿港在地美食的代表作之一。創業初期,租借於鹿港著名的武進士邸三合院(現為進士國寶公寓大樓)內經營。民國75年,因為原址改建成公寓才搬進現在的住家營業 ,位於鹿港人稱『天喜市場』的巷弄內。
金銀廳昔日名流匯萃,經常舉辦文藝聚會、攝影沙龍,家族與長源醫院許家的姻親關係也延伸出鹿港三○年代藝文沙龍的風潮,而許讀醫生之子許蒼澤更在戰後台灣紀實攝影脈絡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近代黃家子孫黃錫棔於金銀廳側邊廂房從事印刷事業,大量的世界新知流動更曾引領台灣的資訊出版脈動,從發行時代雜誌(TIME)中文版到地方辦報,近代金銀廳無非仍是地方重要的資訊渡船口。
金銀廳融合了中、日、西洋等各種風格迴異之構造與元素,並賦予獨具創意的使用功能。中式格扇廳堂、日式塌塌米臥室及西洋式外觀,反映了日治時期台灣人多元混搭的生活方式與美感價值。可靈活拆卸的格扇,體現了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工藝匠師們,在強勢外來文化影響下,仍力圖傳承技藝並開創新局,可謂一承先啟後的重要工藝典範。
黃家先祖為泉州紫雲派黃氏,世居晉江縣南門外十九都塘園鄉引西社桃源,遠祖黃仲璘時渡台,於鹿港頂菜園定居,世代業商,傳至黃禮永時,創立「黃慶源」商號,藉港口水利之便從事米穀運銷及碾米事業。日治時期由於殖民政府獎勵農業,後又因蓬萊米改良成功熱銷於日本內地,黃禮永的碾米事業蒸蒸日上,終成為日治時期鹿港地區僅次於辜家之巨富。當時黃慶源商號的電話番號為2號,1號為警察局,可見黃家當時之政經地位。
金銀廳落成於昭和十年(1935年),是鹿港菜園里黃氏家族的宴會廳,相傳為黃秋及黃俊傑兩兄弟為母親祝壽而建。金銀廳最讓地方人士津津樂道的,首推其廳堂華麗精緻的木雕格扇。格扇正面貼金,平常圍成ㄇ字型小廳,用以招待賓客及祭祀,遇有喜慶宴會,則展開為凸字型,由一廳擴大為三廳,高敞炫麗、盡顯豪門氣派。遇有喪儀,則將貼銀之反面示出,以顯榮哀。金銀廳因此得名,「金廳迎喜」更被列為鹿港八景十二勝之一。
鹿港溪曾是孕育鹿港發展的母親之河,如今卻變成排水溝被鹿港人所遺忘,整治問題常被提出,卻也一直沒有真正解決。如果你想瞭解更多河流與自己和地方的關係,或是從水利基礎知識的角度,來想像未來區域排水與地方生活的關係,千萬不要錯過這場分享會囉!
招牌米糕不點可惜,透而不爛、粒粒分明的糯米,淋上醬汁、蒜蓉,吃起來順口而不膩。四神湯以及苦瓜、金針、筍絲、蛤仔等系列排骨湯品是搭配米糕的最佳組合。店內採用來自埔鹽鄉碾米廠的糯米,以地方栽種的米搭配溫家好手藝,一日一日溫暖地方人的胃。
老闆張大姐早期原經營進口衛浴設備販售,但成效不佳便與姊妹相約去台北學習當年罕見的早餐店技術。民國77年在自家樓下經營鹿港第一家小叮噹早餐店,店名以當年最火紅的卡通人物─小叮噹命名。
1946年1月7日《民報》刊登的一則新聞,標題是「興南戲院.行將開台」。於二戰結束隔年,興南會社決定將工廠改裝成現代化戲院,自此興南戲院成為在地人娛樂聚會場所,直至今日提起「戲院」,仍勾起許多人的回憶。
我們希望透過金銀廳保存運動重新凝聚鹿港居民的生活想像,也希望為鹿港留下這座重要的文化資產,讓百年文化得以永續發展,一代又一代。
金銀廳興建於1935年,是鹿港著名八景十二勝之一,人稱「金廳迎喜」。金銀廳建築型式為中部地區少見之殖民地外廊式建築,亦是日治時期台灣中部地區富商宅邸的精緻典範,前庭以奇石疊砌假山噴泉,室內之木作裝修融合東西裝飾語彙,以彈性活動格扇,滿足居家及婚喪喜慶等各種儀典的不同需求,往昔名流匯萃,經常舉辦文藝聚會、攝影沙龍,為鹿港重要歷史記憶場所之一。
森村米行的米來自彰化埔心,好吃價廉、品質又穩定。約莫40幾年前(1970年代),森村米行因應市場變化,加賣油飯、菜頭糕等,端午佳節販售肉粽,沒想到油飯因而成為在地人對這家店的印象!
2017年開幕的『勝豐吧』,延續曾祖父留下老米行的「許勝豐」商號,以精釀啤酒出發,在百年老屋裡開啟鹿港不同的生活想像,期待能給留在家鄉在地人舒適的休閒環境。
德興米行依客人需求販售雜糧及些許有機食品,因此轉型後的德興米行,彷若幼時常去的雜貨店,第二代老闆娘總是親切地與客人交談,從他們話語聽出深濃的人情味。
說到「鹿港」你會想到什麼關鍵字?來到鹿港你曾經發現過這些小細節嗎?第二週的橫街工作坊,上午的課程要來找找大家對與鹿港有什麼印象,小吃、古蹟、送肉粽?下午則邀請鹿港學哥帶大家到鹿港街上散步,走進曾經路過、曾經錯過、不曾進去的聚落,讓我們一同再發現鹿港。
暑假到拉!!孩子們從學校帶回來的東西,是不是又要傷腦筋該放在哪邊,有些東西想丟掉卻又捨不得?今年暑假的「第一天」6/29、30 來夏日再生市集,我們來換換物吧!!在這個市集裡面,不但是個買賣交易的場所,只要雙方同意也可以用交換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賦予了這些東西一個重新再生的機會。
人稱阿成的許大哥說,二三十年前的鹿港 ,以第一市場及禮拜堂(現今的鼎泰興、 前身香雞城及自助餐店)一帶最為熱鬧繁 榮,眾多小吃攤都聚集在此。從小在安平 鎮(民俗文物館附近的安平巷)長大的阿 成選擇當時最熱鬧的第一市場作為滷味攤 的發跡點,後來市場人潮不如以往,阿成 就決定把攤位移往中山路與民族路口,直 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