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廳的建築特色
金銀廳融合了中、日、西洋等各種風格迴異之構造與元素,並賦予獨具創意的使用功能。中式格扇廳堂、日式塌塌米臥室及西洋式外觀,反映了日治時期台灣人多元混搭的生活方式與美感價值。可靈活拆卸的格扇,體現了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工藝匠師們,在強勢外來文化影響下,仍力圖傳承技藝並開創新局,可謂一承先啟後的重要工藝典範。
金銀廳的四面迴廊為其重要特色之一。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殖民者,為了適應亞洲熱帶地區潮濕、悶熱、多雨的氣候,發展出這種四面有廊的住宅形式,因此有「殖民地外廊式」建築之稱。此種住宅形式後來亦為地方富有人家所仿效。
金銀廳格扇之謎
昭和十年(1935年),黃家聘請細木作匠師李松林主持室內裝修工程。相傳李氏隱身於黃家墓園進行創作,每日工資一元三角,工作期間自當年農曆二月至年底之十一月。當時台灣社會安定、經濟富足,黃家為金銀廳投入總工程經費約二萬餘日幣鉅資,(日治時期,公學校教員月薪大概在30元左右,1甲地價值400多元。),除李氏外,尚有雕花李煥美、李冰、施禮、福阿、林謙、王後;小木工王和、能賢;油漆蔡坡、郭宏等共同參與,可謂名匠匯集。
金銀廳的格扇又有「屏風」之稱,此即李氏設計之巧思,以28片格扇相連成屏,既是廳堂裝飾,也是隔間。一個漢人家庭在日、洋交會的時代潮流中,各式各樣的社交應酬、儀典祭祀,包含了最新奇的「拍大合照」的場景需求,格扇的彈性組裝變化,都能一一滿足。
格扇的金面採黑底金漆,圖案以傳統漢式紋樣為主,並有對聯一副:「垂勳銘竹帛;遠大望兒孫」。銀面通體素銀,部分圖案參考由日本引進的花樣。金銀兩面之間夾有絹布,透空開光處由名家填以書畫。據李氏自述,金銀廳的格扇脫胎自新祖宮及泉郊會館神房之格扇,這兩處是當時匠師們公認清代留下最好的格扇。自傳統出發,李氏創作了自己藝術生命史中的登峰之作,也為後世留下了不朽的典範。
2000年(民國89年)前後,金銀廳因乏人管理,格扇曾多次遭竊及破壞,幸有鹿港民俗文物館協助拆卸移地寄存,現存格扇經調查紀錄,歷劫倖存之構件有將近8成,仍待相關主管機關協助保存與修復。
匠師藝術生命之光與熱
1930年代,泉州渡海來台的石雕匠師蔣馨與年輕的本地細木作匠師李松林,共同參與了鹿港天后宮的整修工程,擔任天后宮管理人之黃秋先生獨具慧眼、愛才惜才,特聘兩位匠師賡續主持家族墓園及廳堂裝修工事。後續黃秋擔任龍山寺管理人,蔣馨與李松林復被委以重任,於藝術殿堂聯手發光發熱,
李松林及蔣馨藝術生命的開展茁壯,與黃禮永、黃秋父子的賞識委任息息相關,於1930年代(日治中後期),開創了台灣傳統工藝的新典範,兩位藝術大師的作品也成為黃家留給台灣的重要文化遺產。
李松林
明治四十年(1907年)生於鹿港崎雅腳,卒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享年九十三歲。曾祖父克鳩於道光年間應邀參與鹿港龍山寺的修建渡海來台,遂定居於鹿港。由於祖父輩皆從事木雕工藝,自小便耳濡目染,十五歲便鳴於鄉里,參與鹿港辜家家具、案桌之製作,十七歲便開始以少年匠師獨當一面,並以「領事師傅」參修舊宮(鹿港天后宮)木雕工事。昭和十年(1935年)年僅二十九歲的李松林為菜園黃家製作金銀廳內部金銀格扇,採用中西融合的方式,以簡約線條呈現漢文化中的傳統圖騰,此作奠定李松林在鹿港木雕界的地位。同年經由台中州廳推薦,以一幅「蝴蝶蘭」參加台灣總督府所舉辦的台灣博覽會,因而出名。
往後七十年,李松林陸續受邀完成鹿港以及台灣各地重要的木雕製作,成品無從計算,公私收藏遍佈海外,並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榮獲教育部首屆薪傳獎,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獲頒教育部第一屆重要民族藝師,是台灣重要的當代傳統藝術代表人物。
蔣馨
黃禮永先生於昭和五年(1930年)逝世,六月十六申時葬於福興庄秀水之壟。其規模宏大的墓園石雕,即是由知名石雕匠師蔣馨家族承包製作。
蔣馨祖籍大陸泉州惠安縣,於大正(始於1912年)和昭和(始於1926年)年間兩次渡海來台。蔣馨家族承攬台灣眾多知名廟宇的石雕工程和地方望族的墓園石雕製作,歷經橫跨蔣家三代。在台第一件承包作品即為鹿港天后宮的三川殿和正殿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