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在地刊物|保鹿月事|第三期(下)
保鹿月事第三期發行於2016年7月10號,在網站中將實體刊物分成上、下兩篇,下篇中將從不同的方向探討鹿港的開發與保存,兩者是相互砥礪的或者可以共存?聽聽紀錄片課程學員的參與紀錄片拍攝的心得;人民習慣將決議的權力交給民意代表,但人民也需要透過自身的參與了解公共事務。
在鹿港,
保存是最好的發展,生活是最美的風景!
文/林俊德
自1784年鹿港正式開港以來,鹿港就不斷地在發展,「西望重洋,風帆爭飛」,繁盛之時,逕入「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列,「鹿港大街,街衢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居多,舟車幅輳百貨充盈。」1933年,鹿港實施「市區改正」,拆除不見天街及兩側街屋的第一進建築;隔年,道路拓寬,街屋立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與洗石子的現代裝飾式樣。(不見天街即今日中山路,舊稱「五福大街」。)
1986年,鹿港進行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劃定台灣第一個以清代古市街為主的「鹿港古蹟保存區」,範圍包含埔頭街、瑤林街、後車巷、大有街、泉州街、金盛巷及中山路等。鹿港市街的空間演變對應著地理地貌、政治經濟,融入鹿港人的生活之中,天然發展、自成一格。鹿港獨一無二的市街與生活,絕對可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49年後,由於政治因素,海洋國家個性的台灣暫時地登出了世界貿易的網路。台灣對發展方式的認知,從商貿型的研發創新,轉變為製造型的代工生產;引入外來投資的經濟建設才是發展,保存常與阻礙發展畫上等號。
1986年,鹿港反杜邦設廠成功,成為台灣首件因抗爭而終止的外商投資事件。1987年環保署設立。
這30年來,鹿港因保存了完整的古市街空間,以老屋做為門面,似乎逐漸找到定位,同時政府與執政者卻放任鹿港的市街風貌無序發展,無實質的細部檢討與有效的行政作為。更而甚之,由於選舉支票的政治炒作、消耗預算的煙火式活動舉辦,使得鹿港地價形成競租效應,造成近幾年許多有重要意義的歷史建築(如黃慶源宅、洪棄生故居等)不斷消失。
彰化縣政府目前力推「鹿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其內容是欲向中央爭取四年30億的經費進行開發建設,也因此將餅畫得很大,週邊鄉鎮全都納入計畫範圍內。姑且不論鹿港成為「國家風景區」是跟中央法令有關,而非計畫的建設與否,若鹿港及週邊鄉鎮真的成為國家風景區,就能夠高飛發展嗎?現在的彰化八卦山就隸屬交通部觀光局轄下的參山國家風景區,除了一次性的設施建設,對於彰化長期永續的發展卻未見具體成效。
若真心想用文化發展鹿港,與其採用大型的開發建設,打著生活博物館的名義,啟動一個個工程建設,喜滋滋於國際商旅、連鎖書店或餐飲的進駐;不如將資源投入保存生活文化,如老屋、曲館、民俗活動、匠師技藝、工藝品等,讓屬於鹿港的價值被清楚看見。保存並不是發展的對立面,也不是單純的懷舊或鄉愁;保存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積累與傳承。鹿港最美好的風景是生活的真實,有生活感的鹿港才是人們願意一再到訪的原因。
我們千萬不要捨本逐末、鳳凰變麻雀,得到第N個國家歷史風景區,卻失去了唯一的鹿港。
紀錄片課程心得
文/鄭毓琳
我會來到這裡,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一來恰逢休學,二來跟隨姐姐落腳於彰化市,三來曾擔任過保鹿志工並與自家用料理食堂也是好朋友,就在這麼個時間位置與人際都搭配剛剛好的情況下,於是就來到了這裡,參加了這一期的紀錄片課程。
我認為紀錄片的動人之處就在於,誰都可以是故事的主角,被攝者不用是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只要是認真過日子,有著自己對於生活的看法,以及只屬於自己的生命與活力之人都可以成為主角。不同的人們背後所承載怎麼樣的故事,是什麼樣的過去形塑了現在的他們,都值得我們去記錄與探討。
我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人,參加這個課程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可以看到每位課程參與者都將化身為說書人,描述著自己關心的議題與故事,有的人著眼於環境生態,如:紀錄烏溪生態,有的人探討過去與現在的人文變遷,如:訂製服老師傅、灶等,多元豐富的議題在逐次的討論中漸漸地被深化被呈現。
在台下細細聆聽每一位說書人所闡述的故事,聽他們娓娓道來每一段不一樣的故事,閉上眼,接受龐雜的訊息,去思考人性、環境以及文化之間是如何交疊產生出我們的生活,而這種生活與自我之間又有著如何的關聯性。
彰化議會直播百分百,把監督權力還給公民
文/蔣銀珊
日前花蓮議會發生大學生因為旁聽直播被趕出議會,因為大學生違法了議會旁聽規則其中一條《禁止旁聽錄影錄音》,不合理的規定引起了各方團體撻伐,也醞釀了各地團體爭取議會透明行動。
6月3日,一群公民團體集結在彰化縣議會前,大聲疾呼「議會直播百分百」,也許有在關注議會動態的朋友們會納悶,議會不是已經有轉播了嗎?還需要開放嗎?甚至在開記者會前夕的「敏感時間點」,議會也開始架設直播服務,那到底這群公民團體還在鬧什麼? 長久以來,地方議會不透明已經是台灣政治的陋習!多數的利益交換都發生在地方議會,而大部份的民眾習慣把權力通通交給代議士,公民的責任通常只剩選舉投票。
當我們要履行監督的責任才發現,議會規則並沒有保障公民監督議會的權力,地方議會把門關起來,不讓公民團體、媒體進入採訪,這種狀況就是他們深知議事不能曝光。 很多人會有疑問「啊!我們議會不是已經有直播了,難道議會還不夠透明嗎?」雖然有直播,但你瞭解直播有什麼嗎?我國議會採三讀制,但目前直播只到大會三讀時,最關鍵的實質審查議案內容和預算都在二讀審查會。簡單來說,我們只能看議員「喬好」的版本再表決,卻無法看到議案審查與預算決定的過程,等於無法檢視個別議員在審查過程中的態度與代表的「利益」!
除此之外,目前彰化議會直播並沒有比照立院有隨選隨看的功能,一錯過了直播時間,直播的影片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來了!彰化議長強調自己開放議會,但最重要的過程不開放、功能不親民,實在令人懷疑他的決心! 雖然目前有隨選隨看功能和開放審查會的縣市也不多,但彰化議會在「開放直播」這項已經是全台倒數了!這次若有心「開放議會」,我們呼籲儘速落實以上兩點建議! 我們也提出:「刪除旁聽禁止錄影錄音之規則。」卻遭民眾和議會內部質疑「議會都開放直播了,還有刪除此規則的必要嗎?」我們認為,議會直播是履行原本資訊公開的責任,而讓公民有錄影、錄音的權利只是還給公民該有的權利。 套一句老話,「所有的政治都來自於地方政治」。
這次行動,我們能做得僅是督促怠慢的公部門、代議士,更重要的事,還需要靠更多民眾能主動關心議會、監督縣政才是能扭轉地方困境,點亮地方才能點亮台灣!
關於週三不加班
最初構想是提出家庭與工作場域以外的第三空間,作為上班族下班後的聚會場所。
藉此鼓勵上班族在每週三準時下班,從容地在晚餐後參與聚會、交流分享。
每週聚會主題不一,讓參與者本身自主提供內容,有旅行分享、工作經驗、芳療、音樂會等等。在聚會中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各行業間的工作差異與職場趣聞,藉此拓展人際網絡、增進見聞,達到更廣泛的社會溝通功能。
關於保鹿月事
保鹿月事於2016年5月發行創刊號,以A3雙面黑白印刷方式發行。「保鹿月事」顧名思義就是保鹿一個月內發生的重要事件,裡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們親身參與的行動,或是夥伴參與社會的心得,透過文字撰寫「再思考」的過程,我們也不斷反思每一次行動的意義,更希望可以為這個地方帶來一點小小的改變。
繼續閱讀上一篇|在家鄉鹿港旅行撿垃圾,踏上走路環島35天之路|保鹿月事 Vol.3
繼續閱讀下一篇|鹿港牛墟頭清理行,日本淡路島拜訪行|保鹿月事 Vol.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