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港熱鬧的媽祖廟口旁,是否曾經注意過那裡原來是個漁村聚落,走進去才發現處處都是紅瓦磚牆的古厝殘骸,不經意的發現Y字路(岔路)一邊是新闢的馬路、一邊是舊路,角頭的廟宇裡頭有著挖不完的驚喜,牆上的匾額、門柱等,這回我們跟著石錦明老師還有在地文史工作者李宗學的腳步一同去探索北頭漁村。
地理位置簡述
北頭漁村位在鹿港天后宮右邊,涵蓋了東石、後寮仔、郭厝三個漁村聚落(現在的東石里、郭厝里、玉順里),這天的走讀活動從北區遊客中心出發終點是奉天宮。
北頭漁村前哨站
路線|北區遊客中心出發→鹿港尋常小學校
遊客中心前的復興路以前是載鹽的輕便車從顏厝到彰鹿路五分車站所走的路,曾是鹿港最寬的道路,後成為彰濱工業區開發時對外重要的聯絡道路。
跨過復興路到了現在老人安養文康中心,這邊以前是日本小學校,小學校一開始因人口數少所以附屬在公學校內,戰後則改建成兵營 。
路邊處處有兵馬
路線|鹿港尋常小學校→臨水宮
對面矮房的牆邊立著兩支竹符,聚落(角頭)的交界處也許是水溝或是道路,而竹符是鹿港街仔內角頭廟展現角頭範圍的方式,在角頭的東西南北界線上釘下竹符,派兵馬鎮守護境祐民。
走進巷子來到臨水宮及富美宮,臨水宮供奉陳夫人媽,兩間宮廟是宮后施姓家族性質的家族廟,主要信眾為附近施姓家族,目前委託對面民宅居民管理,下次遇到在地耆老,有機會可以問到非正史的鄉野奇聞。
鹿港宮后施一半
路線|臨水宮→富美宮
過了親民路,沿著宮後巷繼續往天后宮方向前進,宮後巷顧名思義就是在天后宮的後面,拐個彎,回到復興路上,早期施姓位居鹿港三大姓施、黃、許之首,有句俗話:「鹿港施一半」,而全台最大的施姓宗祠便在此,為讚美施家祖先功勞而建的,不對外開放。旁邊還有一間的富美宮,這間富美宮則是整個宮后的角頭廟宮后的共同信仰,從門口的香條張貼處可得知這間宮廟有與其他的宮廟進行交流,宮內還可以看到知名書法家-施招澤先生書寫的匾額。
曾經的戲院
路線|富美宮→樂觀園
往前走來到復興路和鹿草路口,現在的停車場從前是戲院-樂觀園的所在位置,這個可以容納1200人的戲院與興南亞洲戲院是不少鹿港居民看戲的共同回憶,可惜的是在1990年代已全數拆除。 一旁的「鹿草路」為鹿港到草港的聯絡道路,老師也提到,路名若是以地名命名者多半都是由地方政府闢建的,如:彰鹿路(彰化-鹿港)、員鹿路(員林-鹿港)等,現在鹿草路旁的住宅區是都市計畫後才新建的本是水池(不經聯想民俗文物館前以前也是大水池),過了這個路口也正式的進入北頭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