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東京媽媽町之夢》一書獲得啟發,書中描述三位東京媽媽自辦社區雜誌,以此探索、記錄自己居住地的故事,並讓更多人見到社區的美好,進而增進居民的認同感與凝聚力。2017年鹿港囝仔從鹿港藝術村遷移至牛墟頭,同樣地想要深入了解工作室所在的聚落「牛墟頭」,於是藉著《鹿港橫街工作坊》,以「練習與自己的社區相處」為目標,招募學員在牛墟頭進行田野調查及故事蒐集,並以文字和照片呈現每一個採訪的小故事。
何謂「橫街」?「鹿港橫街」在哪裡?
昔稱橫向主要街道者為「橫街」(台語:橫街仔),台灣許多地區皆有橫街。橫街雖不比主要街道繁華,但因其交通連結性而經常車水馬龍。
橫街工作室的橫街,是鹿港民族路舊時的稱呼,以前稱主要街道的橫向支道為「橫街」(臺語:橫街仔),而鹿港橫街即橫向於五福大街(今中山路),其所在聚落古名為「牛墟頭」,因清代時為牛隻買賣地點而得名。
為了更了解所在的聚落,於是進駐初期我們舉辦了「橫街工作坊」,透過田野訪查,與在地居民互動,練習與自己的社區相處,重新認識被遺忘的在地記憶。
在工作坊訪查時,亦有一說鹿港橫街是景靈宮前的景福巷,延伸至現今吳肇基診所旁的小巷。而這條「橫街」在市區改正前為商店街,因民族路拓寬後沒落。然而,不管哪一條是橫街,它只是相對的概念─縱與橫、主要與次要,最重要的是『連結』,工作坊便是以此為概念,將鹿港橫街作為據點,練習與社區相處,重新築起逐漸被遺忘的地方文化記憶。
「鹿港橫街 Lukang Bystreet」計畫三部曲
「鹿港橫街 Lukang Bystreet」計畫三部曲
鹿港橫街計畫分為「重新認識」、「重新詮釋」、「從心認同」三個階段進行
- 重新認識,讓在地民眾與參與計劃的成員重新認識鹿港橫街的過去,並且開始討論鹿港橫街,並且設定出其範圍。進而邀請更多當地店家與居民加入下一階段的計畫。
- 重新詮釋,協助參與店家與民眾整理出自己的故事,並彙整為社區博物館地圖,建構出鹿港橫街的新氣象。
- 從心認同,透過導覽及其他社區參與行動,活絡社區產生更多認同感。
受訪店家
瑞興錫鋪、森村米店、德興米店、勝豐吧、小叮噹早餐店、大頭肉米回、蔥油餅行動餐車、阿成滷味、時鐘下米糕、雅士西服、小銅板、市場土豆伯、麗卿陽春麵、古早味當歸鴨、裁縫店、一味香茶行、興南/亞洲戲院舊址
感謝名單
以上所有受訪店家、溫文卿、李宗學、張敬業、施佳君、陳燕妃、張安儂、林純瑜、許鉅煇、王思雯
工作坊學員
洪賢淑、王依婷、黃珊珊、洪明萱、盧芷鋆、黃雅君、楊邵翰、吳凰瑋、蔣政憲、李馥如、張家豪、林晏菱、施冠宇、黃敬婷、林軍崴
執行團隊
陳燕妃、施佳君、張敬業、張安儂、林純瑜、許鉅煇
橫街工作坊成果展
展覽
日期:7/2(日)~7/16(日) (展期延長至7/16)
開放時間:10:00-18:00
地點:恆生堂古厝 (請先google「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66號」位置,走入旁邊景靈宮牌樓,第一間古厝就是展覽地點)
發表會
日期:7/2(日)
時間:
10:30-12:00 成果發表 part I
14:00-16:00 成果發表 part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