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歌|鹿港歌謠(下)知道多少?

鹿港以往有輪普的習慣,因而誕生了「普渡歌」,而隨著時代變遷,雖然不會再像歌裡傳送的那樣,但某些回憶始終存在我們的鹿港老靈魂中,我也透過鹿港囝仔主辦的今秋藝術節的推廣而知道這普渡歌的由來,也認識到了保鹿運動協會的夥伴為了保存文化而努力不懈。

還有以下後半段:

十八營盤地

營盤地即鹿港永安宮薛府王爺一帶,此地為清朝臺協水師左營游擊署駐紮之軍營位置故舊名營盤地。

營盤地原為深入陸地的海灘,前方天后宮香客大樓原是一低窪水池稱「牛塭窟」,清乾隆六十年間陳周全作亂,兵侵鹿港營地被摧毀,而後遷至板店街東,俗稱「土城」為水師營地。永安宮主祀薛府王爺外,內信奉一尊「曾大老」,為陳周全事件殉職之曾紹龍水師游擊。永安宮歷史悠久,仍保有鹿港傳統廟宇的風貌,廟中保存古文物眾多,有1839年道光已亥年「德及生民」匾額與1905年明治乙巳年「海國永安」匾額。廟內有一座寫「營盤地普渡公」的木雕神位,每年管理委員會都依傳統於十八日在廟埕舉辦普渡儀式。

十九杉行街

杉行街為鹿港市區通往龍山寺的道路,為木材行聚集之地。

杉行街昔日角頭內有除木材家具行外,也有幾間紙紮店。雖然的家具業已經外移,但杉行街仍有保有昔日曲折的巷道尺度,是一處擁有鹿港風貌的巷弄,巷弄間有香包店、書集喜室、萊兒費可、四知堂…等藝文空間,值得大家悠閒的穿梭其中感受鹿港的文化生活。武澤宮主祀許府三王爺為角頭信仰中心,廟內保存有珍貴的紙紮神像。近來管理委員會恢復七月輪普傳統,於十九日於杉行街上舉辦普渡儀式。

廿後寮仔

後寮仔為北頭漁村角頭之一,位處鹿港天后宮以北,東石、郭厝以南。昔日樂觀園戲院周圍,現鹿草路與復興路交叉口及西側一帶。

後寮仔為鹿港潯海施姓角頭之一,有鹿港神刀美譽的神像雕刻師「施禮」即是後寮仔人。代天府為角頭信仰中心主祀五府李王爺,配祀有地藏王菩薩,後寮仔代天府近年來以改至十五日舉行普渡儀式,普度時會恭請地藏王菩薩於廟埕頂桌上祭拜。

廿一後車路

後車路為現在的後車巷位處碼頭區船頭行(暗街仔、瑤林街、埔頭街)與五福大街福興街、順興街之間。

昔時為熱鬧之地,藝妲間聚集,文人雅士,也是車輛出入的主要道路,形成人車分道的規劃。昔日人行步道稱街;車輛行走稱路。早年鹿港有分類械鬥的情形,地方為維護安全,設置隘門曾高達五、六十座隘門,但現僅存一座位於後車路,其建於清道光10年(1830),高約10尺,寬為8尺,門楣上書「門迎後車」,為彰化縣縣定古蹟。

廿二船仔頭

船仔頭稱成三條街,位在天后宮香客大樓與復興路之間,奉天宮、北頭福德祠後方一帶(三條巷)。

船仔頭為鹿港北頭漁村與五福大街連接的角頭,昔日為船隻入港靠岸碼頭之一,曾有一座燈樓(燈塔),作為引導船隻入港之目標。相傳鹿港天后宮原址就在船仔頭角頭內後才遷建在現址,船仔頭三條街清德宮為角頭信仰中心,主祀地藏王菩薩,在地居民稱”地王”,佛像左手持杖十分特殊全台罕見,相傳由先民從唐山恭請渡海來台,在船仔頭已有百年以上歷史。船仔頭居民長久以來依循傳統於二十二日在角頭內小空地(普度地)舉辦普度儀式,清德宮建廟後改至廟旁空地舉行普渡,參與者皆是信士自備供品祭拜十分難能可貴。

廿三街尾

街尾意指鹿港大街尾段,今日新興街,當日普度範圍為街尾里,里內又分頂街尾、中街尾、下街尾、竹圍仔等角頭。

新興街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未拓寬馬路,至今仍保留清代道路的尺度,區域以木器家具業聞名,昔日家具一條街,其中以蔡義和商號最為有名,與北頭吳隨意商號,有「街尾菜義和、北頭吳隨意」的名聲流傳,街尾地區有一尊百年歷史的紙紮媽祖神像為街尾里的共同信仰稱「街尾里媽祖」,由里民博爐主輪流供俸於民宅中,大家可以到街尾里尋找媽祖的芳蹤,一睹珍貴的紙媽祖。

廿四宮後

宮后是指媽祖宮(天后宮)後方,其範圍介於現在介壽路復興路之間,鹿草路以南一帶。

宮后為潯海施姓角頭之一,昔日以手工業聞名,至今仍有多戶人家從事手工編織燈籠燈胚。宮后富美宮主祀蕭府相國(蕭府王歲或蕭太傅)為角頭共同信仰,為潯海施姓先祖自福建泉州南門富美宮恭迎來台。除富美宮外宮后還有一座相傳創建於雍正年的臨水宮主祀陳(靖姑)夫人媽,是鹿港地區歷史悠久的夫人媽宮。

廿五許厝埔

許厝埔為鹿港復興路以東一帶範圍相當大,為鹿港三大姓施、黃、許,其中許姓家族開發之據點,有許厝埔十二庄的聯庄信仰組織。

中正路旁的拱辰宮是其共同信仰中心。此地區居民早期以農耕(米穀、花生)為主,再將農產品運至鹿港東側牛墟頭進行交易。此區經過多年發展從昔日的農村已轉變成鹿港新興的住宅區,但當地居民依舊十分純樸,許厝埔十二庄的聚落仍有多處遵照傳統於廿五舉行普度。

廿六牛墟頭

牛墟頭現今景福里一帶,中山路(五福大街)以東,民族路(橫街)兩側,可分成牛墟頭、田仔墘、公館後三大部分。

牛墟頭原有一牛墟,為牛隻販賣與牛隻休息之集中地,昔日鹿港米糧交易一大據點,來自其東邊許厝埔十二庄的農作物運至此地進行農產品加工,牛墟頭為鹿港許姓宗親大本營,景靈宮為其信仰中心。景靈宮最早祭祀鹿港東方福德正神稱景福宮,後改主祀蘇府王爺、陪祀福德正神並改名稱為景靈宮,為鹿港歷史悠久廟宇之一,廟內仍保存日治大正年間的陶製香爐,牛墟頭景靈宮管理委員會仍依循傳統於廿六日於廟埕舉辦普度儀式。

廿七安平鎮

安平鎮即安平巷,昔時鹿港通往彰化城必經之地,昔日普渡範圍包括安平鎮、石廈街、板店街、長興街、泰興街、和興街。

石廈街(中山路74巷)與安平鎮路口有一座謙和洋樓,謙和商行為許姓家族自清代發跡於牛墟頭的船頭行(貿易商),在安平鎮的信仰中心賜福宮中,也保存一塊己巳年日治昭和4年(1929年)由謙和公司由謙和公司所贈之「節重睢陽」匾。石廈街與安平鎮至今仍保留清代的街道尺度,兩旁的民居店家仍有歷史的風貌,值得大家大家到此漫遊。

廿八泊仔寮

泊仔寮為昔日鹿港溪港邊船舶停泊之地,又稱打粽埕、婆仔寮、蠔仔寮等等,今新祖宮門前至成功路、文開國小左側一帶。

泊仔寮的角頭廟為洽義堂主祀蘇府王爺,原本泊仔寮地區有兩個蘇府王爺神明會,各自博爐主輪流恭奉於民宅,於1968年居民倡議建廟合祀兩位王爺,故宮名命為「洽義堂」取其二位王爺義氣融洽和諧相處之意。泊仔寮洽義堂管理委員會仍依循傳統於廿八日於廟埕舉辦普度儀式。

廿九泉州街

泉州街舊稱鋪錦巷為鹿港溪港灣進出口的咽喉位置,當時船帆進出重要碼頭,昔日更聚集船頭行、商店和製造業的商業區。

泉州街分前街、後街,前街的日茂行居泉州街的領導地位,更是清代鹿港最大船頭行,而後街則多為中型船頭行。泉州街居民以鋪錦黃姓為主,當地多為富有人家,昔日設置了重重隘門,自成一防禦體系,泉州街角頭廟為集英宮,是座古老的廟宇,距今二百多年,原為李王府宮主祀李王府千歲,上帝宮廟主祀虎岫北極大帝,夫人媽宮主祀清蓮堂白夫人媽;後經眾信徒決議將三座廟宇合而為一。

( 如果七月是小月,沒有三十日,則廿九亦為通港普,家家戶戶亦會在此日普渡。)

三十通港普

通港普指全鹿港普渡,七月輪普在這天結束,原本忙碌無法在指定日期普度的人、居住在沒有特定普度日或新社區的人,都可以在這農曆七月三十日來普渡。

昔日當日傍晚撤除燈篙,大將爺廟(威靈宮)舉行大法會,招回初一由地藏王放出的鬼魂,稱之為「收庵」。七月三十日也是地藏王菩薩的生日,鹿港地藏王廟也會舉行慶典祭拜。

八月初一龜粿店(豬砧)

普渡時大家都會購買龜粿來拜拜,忙碌一整月的龜粿店,在普渡結束之後,也應景祭拜一番,接下來準備開始忙中秋節的月餅製作。
(豬砧也是忙碌了一整個月後利用初一或初二來普渡。)

初二米粉寮

米粉寮及食品業者七月忙於製作米粉及食品供應大家拜拜之需求,無暇普渡,到了初二忙碌告一段落才準備拜拜普渡。昔日鹿港街區外圍街尾竹圍仔即是鹿港米粉寮之一。

八月初二位於鹿港第一市場後方的后宅潤澤宮舉辦普渡儀式,后宅潤澤宮主祀李殿王、什三王爺、中央福德正神,角頭範圍包含暗街仔及后宅皆於市場周邊,多數是信士從事市場相關行業。

初三乞食寮

乞丐經過了豐盛的一個月,也在普渡結束之時應景普渡。

早年乞丐聚集之地北邊在崙仔頂稱之為北寮,南邊在龍山寺左前方和平巷近港底一帶稱之為南寮。南寮目前仍有一座百姓公廟。

初四乞食吃無餚

初四鹿港各地的普渡祭典都結束了,熱鬧一整個月的鹿港輪普也畫下句點,小鎮居民生活回歸日常,乞丐們也以無定點可要乞食,又得回復三餐簡單果腹過活的日子。

(來源:今秋藝術節

圖片分享

分享今秋藝術節的事蹟,順便告訴大家普渡歌的由來。
!倒數即將結束!

你也可能喜歡

鹿港聞香小旅行 報名中

今年五月至九月跟著鹿港獨有的香味逗陣冒險囉,4場小旅行、1場今秋兩天一遊,今夏最好玩,現在就報名!

分享本篇文章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

業務洽詢|合作​

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wda7203c

加入好友

社團法人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
Email|better@ourlukang.org
聯絡電話|04-7771181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31號
營業時間|09:00 – 18:00

聯絡我們|Contact Us​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填妥下方連絡表單,我們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及說明服務報價!

Close Menu